服务热线
0769-28680919
153-2293-3971
视觉系统在晶圆制造中是不可或缺的核心技术,贯穿整个工艺流程,对保证良率、提高效率和实现自动化至关重要。其主要应用在以下几个方面:
对准与套刻精度控制:
光刻对准: 这是视觉系统最关键的应用之一。在光刻机中,高精度相机系统通过识别晶圆上预先制作的对准标记,将当前层的光刻掩模版图案与晶圆上已有的下层图案进行精确对准。这是实现纳米级套刻精度的基础,直接决定了电路能否正确连接和功能是否正常。
套刻误差测量: 光刻后或刻蚀后,专用量测设备使用高分辨率显微镜和图像处理技术,测量相邻两层图案之间的实际偏移量,即套刻误差。这些数据用于反馈控制光刻机的对准参数。
缺陷检测:
自动光学检测: AOI系统是晶圆厂的主力检测工具。它们使用高速、高分辨率相机在不同光照条件下扫描晶圆表面,捕获图像。
表面污染检测: 识别颗粒、污染物、水渍、指纹等。
图形缺陷检测: 检测光刻胶涂布缺陷、显影缺陷、刻蚀残留、金属线短路/开路、桥接、缺失图案、多余图案等。
薄膜缺陷检测: 检测CMP后的划痕、凹陷、橘皮现象,薄膜沉积后的颗粒、剥落等。
机器视觉算法 将捕获的图像与参考图像或设计规则进行比较,自动识别并分类出异常区域,定位缺陷坐标。
尺寸测量与形貌分析:
关键尺寸测量: CD-SEM使用电子束成像,但光学CD测量工具利用特定波长的光结合散射测量技术,非接触式测量线宽、接触孔直径、沟槽深度等关键尺寸。
薄膜厚度测量: 利用光学干涉原理测量各层薄膜的厚度。
三维形貌测量: 使用白光干涉仪或共聚焦显微镜等技术,测量CMP后的平坦度、刻蚀结构的深度和侧壁角度、凸块高度等三维形貌信息。
晶圆识别与追踪:
晶圆ID读取: 每片晶圆边缘都有激光刻印或喷墨打印的唯一ID编码。视觉系统在晶圆进入每个加工设备或存储单元前,自动读取并验证ID,确保晶圆在正确的机台按正确的流程加工,实现全程可追溯性。
晶圆定位与定向: 视觉系统帮助机械手精确找到晶圆在载具中的位置和方向,确保机械手能准确、安全地取放晶圆。
制程监控与控制:
实时监控: 在某些设备内部集成视觉系统,监控制程状态,例如检查晶圆是否放置到位、设备内部有无碎片或异常。
自动配方选择: 基于晶圆ID或读取的特定标记,视觉系统可以自动为设备加载对应的加工参数配方。
反馈控制: 量测设备获得的尺寸、套刻误差、缺陷密度等数据,输入先进制程控制系统,用于实时或批次间调整相关设备的参数,使制程保持在目标窗口内。
设备自动化与机器人引导:
机械手引导: 视觉系统为晶圆搬运机器人提供“眼睛”,使其能精确定位晶圆在FOUP、Loadport、设备腔室内的位置,实现高速、高精度、无碰撞的自动化搬运。
晶圆预对准: 在进入精密设备前,视觉系统配合旋转台,找到晶圆边缘的缺口或平边,将晶圆精确旋转到标准方向。
封装与测试环节:
芯片/晶圆级封装: 用于凸块检测、倒装芯片对准、键合线检测、Underfill填充检测、封装外观检测等。
晶圆测试: 在探针台或测试机中,视觉系统精确定位探针卡与晶圆上焊垫的位置,确保探针准确扎在焊垫中心。
芯片分选与贴装: 在切割后,视觉系统识别合格芯片的位置和方向,引导分选机拾取和放置芯片。
随着晶圆制程节点不断微缩(如3nm, 2nm),对视觉系统的分辨率、速度、稳定性和智能化算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。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越来越多地应用于视觉检测中,以处理海量图像数据,提高缺陷检测的准确率和效率,减少误报。视觉系统在晶圆制造中的作用只会越来越重要和深入。
视觉系统在晶圆制造中是不可或缺的核心技术,贯穿整个工艺流程,对保证良率、提高效率和实现自动化至关重要。
在半导体制造流程中,硅锭需要被精确切割成薄片(即晶圆),以便后续加工。切割的精度直接影响到晶圆的质量和后续生产的良品率。视觉定位系统在这一过程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。
CCD视觉检测设备在医疗影像分析中的应用主要体现
CCD视觉检测设备在新能源电池制造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,是实现高精度、高效率、高一致性和高安全性的核心装备之一。随着新能源汽车和储能市场的爆发式增长,对电池质量和生产自动化的要求不断提高,CCD视觉检测的应用变得不可或缺。
Copyright © 2022 东莞康耐德智能控制有限公司版权所有.机器视觉系统 粤ICP备2022020204号-1 联系我们 | 网站地图