AOI机器视觉行业先行者

康耐德智能晶圆刻蚀残留ccd视觉检测

发布时间:2025-11-23浏览量:14作者:康耐德

 在晶圆刻蚀工艺后,自动、快速、精确地检测晶圆表面是否存在不应有的残留物(如光刻胶残留、反应生成物、金属残留等),并确定其位置、尺寸和数量,从而判断产品是否合格。

289e527a7ba7d6cdd6f582f1288716e4.jpg
重要性:
1.  提升良率: 微小的残留物可能导致电路短路、开路或性能劣化,是影响芯片良率的关键缺陷之一。
2.  过程监控: 通过对残留物数据的统计分析,可以反向追溯刻蚀工艺中存在的问题(如气体比例、压力、温度、时间等参数是否最佳),为工艺优化提供依据。
3.  自动化与效率: 替代传统的人工显微镜抽检,实现100%全检或高频次抽检,大幅提升检测效率和一致性,减少人为误判。
4.  降低成本: 早期发现缺陷,避免有问题的晶圆流入后续更昂贵的制造环节,节约生产成本。

系统核心构成

一个完整的晶圆刻蚀残留CCD视觉检测系统通常由以下几大部分组成:

1. 硬件系统
   成像单元:
       CCD相机: 高分辨率、高帧率的面阵或线阵CCD相机。由于残留物可能非常微小(可达亚微米级别),需要相机的像素尺寸足够小,以确保足够的分辨率。通常选择单色相机,因为其灵敏度和分辨率更高。
       光学镜头: 高倍率、低畸变的显微物镜。需要根据检测精度(像素当量)和视场要求来选择放大倍率和景深。通常使用远心镜头以减少因晶圆高度微小变化带来的测量误差。
   照明系统: 这是最关键的部分之一。 不同的照明方式可以凸显不同的缺陷特征。
       明场照明: 用于检测表面明显的凹凸缺陷和较大残留。
       暗场照明: 对检测刻蚀残留极其有效。 光线以较大角度照射,平坦表面反射光不入镜,呈现黑暗;而残留物等微小颗粒或突起会将光线散射入镜头,在暗背景下呈现明亮的点,从而极大地提高了信噪比和检测灵敏度。
       同轴光照明: 适用于高反光表面,能清晰地显现表面划痕和残留物的轮廓。
   运动平台:
       精密XY平台: 用于承载晶圆并实现高精度的定位和移动,确保相机能够扫描到晶圆上的每一个区域。
       Z轴调焦机构: 自动对焦系统,以应对晶圆的翘曲或平台的水平误差,保证图像始终清晰。
   计算与控制单元:
       工控机: 运行检测软件和算法,需要强大的CPU和足够的内存来处理海量的图像数据。
       图像采集卡: 用于高速、高保真地采集相机传来的图像信号。
       PLC/运动控制卡: 控制运动平台的精确运动,与图像采集实现同步。

2. 软件系统
   图像预处理算法: 用于提升图像质量,为后续分析做准备。
       平场校正: 消除镜头暗角和照明不均的影响。
       滤波去噪: 使用高斯滤波、中值滤波等去除图像噪声。
       图像增强: 提高对比度,使缺陷特征更明显。
   缺陷检测算法: 系统的核心大脑。
       差分法: 将待检测图像与一个“标准模板”(Golden Template)图像进行像素级比对。模板可以是一颗已知的好芯片(DietoDie),也可以是设计数据生成的合成图(DietoDatabase)。任何显著的差异区域都会被标记为潜在缺陷。
       阈值分割: 通过设定灰度阈值,将图像二值化,将疑似残留物的亮区域与背景分离。在暗场照明下,这种方法非常有效。
       边缘检测: 用于检测残留物的轮廓。
       Blob分析: 对二值化后的连通区域进行分析,计算其面积、周长、圆形度、位置等特征,从而区分真实的残留物和噪声。
   分类与决策:
       利用规则引擎或机器学习/深度学习模型,对检测到的所有疑似缺陷进行分类(如:灰尘、划痕、残留物A、残留物B等)。
       根据预设的缺陷标准(如:尺寸大于X微米、数量超过Y个),自动判断晶圆或单个芯片是否合格(Pass/Fail)。
   用户界面与数据管理:
       HMI: 提供参数设置、手动控制、结果可视化(缺陷地图Defect Map)、报警提示等功能。
       数据库: 存储所有检测结果、图像和统计信息,用于生成报表和进行SPC(统计过程控制)分析。



工作流程

1.  上料与定位: 机械手将晶圆放置在运动平台上,系统通过识别晶圆边缘或缺口进行预对准。
2.  扫描与成像: 运动平台根据预设的路径移动,CCD相机在每一个停驻点进行图像采集。整个过程由软件精确控制,确保无遗漏、无重叠。
3.  图像处理与分析: 采集到的图像被实时传送至工控机,软件运行检测算法,识别并定位潜在的残留缺陷。
4.  结果分类与判定: 算法对找到的缺陷进行量化和分类,并根据预设的验收标准对当前视野内的区域或整个芯片进行判定。
5.  生成报告与地图: 检测完成后,系统生成详细的缺陷报告和一张可视化的“缺陷地图”,在晶圆图上清晰地标出每一个缺陷的位置和类型。
6.  下料与分拣: 系统将检测结果发送给分拣设备,合格的晶圆流入下一道工序,不合格的则被标记或分离。



技术挑战与发展趋势

挑战:
   灵敏度与误报的平衡: 提高检测灵敏度(检出更小的缺陷)会同时增加将噪声误判为缺陷的概率。如何在保证高检出率的同时控制低误报率是核心挑战。
   检测速度: 晶圆尺寸越来越大,分辨率要求越来越高,导致图像数据量激增。这对硬件(相机速度、平台速度)和软件(算法效率)都提出了极高要求。
   复杂的图案背景: 晶圆表面是复杂的三维电路结构,如何在复杂的背景下准确识别出微小的残留物,而非误判为电路图案的一部分,极具挑战性。
   三维缺陷检测: 有些残留物是透明的或高度很低,传统的2D成像难以发现,需要引入3D形貌测量技术(如共聚焦、干涉仪)。

趋势:
   AI与深度学习: 使用深度神经网络(如CNN)进行缺陷检测和分类,能够更好地学习复杂背景下的缺陷特征,显著优于传统算法,尤其在降低误报率和分类准确性方面。
   更高分辨率的传感器: 随着芯片制程进入纳米级,对相机分辨率的要求也越来越高。
   多模式融合检测: 结合明场、暗场、紫外光等多种照明模式的信息,提供更全面的缺陷特征。
   大数据与预测性维护: 利用检测产生的大量数据进行深度挖掘,实现设备健康状态的预测和工艺窗口的优化。


晶圆刻蚀残留CCD视觉检测系统是现代半导体制造中不可或缺的质量控制环节。它是一个集光、机、电、算、软于一体的高度复杂的自动化系统。其成功实施依赖于对光学成像原理的深刻理解、精密机械的控制、以及高效稳定算法的开发。随着AI技术的融入,这类系统的智能化水平和检测性能正在不断提升,为先进制程的芯片制造保驾护航。

相关新闻


东莞市 南城区 黄金路 天安数码城C2栋507室

153-2293-3971 / 177-0769-6579

0769-28680919

csray@csray.com

  • 康耐德智能官方公众号官方公众号
    康耐德官方抖音号官方抖音号
  • Copyright  © 2022  东莞康耐德智能控制有限公司版权所有.机器视觉系统 粤ICP备2022020204号-1    联系我们 | 网站地图

    服务热线

    0769-28680919

    153-2293-3971 / 177-0769-6579

    官方公众号

    咨询微信号